林某因疏忽大意、贪图“小利”,被骗五万多元,让人痛心。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市民,近期电信诈骗高发、频发,市民切莫贪图“小利”,掉入诈骗陷阱。
那么,像林某遭遇的这类骗局,骗子是如何步步为营达到诈骗目的的?都有哪些套路?市民又该如何防范?4月18日,本报记者采访市公安部门,对一些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以供借鉴参考。
案例 幸运!民警及时劝阻 农村老人止损三万六千元
“给谁转钱是我的权利,你们凭啥子不给我办?”近日,巴州区平梁镇某村老年村民陈某,来到巴城回风一银行机构办理转账业务时,被现场工作人员和民警劝阻。却不想正是民警的及时出现,帮陈某止损36000元。
原来,3月下旬,陈某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梦婷”的网友,经过两人多次聊天后,很快发展成好友。4月初,“梦婷”向陈某推介了一个APP,称充值后就可购买商品并获返利。在“梦婷”的多次诱导下,陈某下载了该软件,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充值3900元。几天后,陈某便收到许多“昂贵”的商品,并获得390元返利。
陈某认为,只花了3000多元,不仅得到了大量的商品,还获得了返利,便对“梦婷”表达了谢意。“梦婷”见状后,诱导陈某再充值37000元,成为平台钻石经理,称不仅可以购买商品后全部返现,还可以到全国各地旅游。信以为真的陈某便通过微信向“梦婷”转账1000元,并前往银行准备再转给对方36000元。
当陈某来到银行柜台办理转账业务时,工作人员发现其根本不了解对方的任何信息,且该账号涉诈,便停止了陈某的转账业务,并立即报警。
民警赶到现场后,确定陈某正在遭受电信诈骗,便进行了及时劝阻。在现场学习防诈知识后,陈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即向“梦婷”求证,却不想自己已被对方删除好友。此时,幡然醒悟的陈某不停地向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致谢,庆幸他们帮自己及时止损36000元。
倒霉!“男友”带其投资理财 单身女士被骗近五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