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核心作案手法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跨境金融服务中心近日举办了一场线下培训活动,南京反诈民警马轩作宣讲,120多位留学新生和家长参与。
马轩介绍,目前除了冒充“公检法”对留学生实施跨国电诈案外,虚假网络购物、网络恋爱交友也是当前针对学生群体多发的犯罪类型。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所谓的“拥有特殊渠道”“享受超低价格”“低价转让”“海外代购”等方式,诱骗学生群体。待受害人付款后,又会以加缴关税、交易税、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其转账汇款。“比如诱骗留学生买低价机票的诈骗方式,就特别容易得手,迷惑性大、隐蔽性强。所以建议大家使用官方App等固有渠道消费,切莫听信他人介绍下载使用不明软件。”
“留学生不要将任何账号、密码包括验证码等提供给无关第三人,诈骗分子大多使用‘改号软件’篡改过的号码,通过网络电话拨打给学生。”马轩说,“大家一定要记住,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告知你犯罪,不会转接电话,不会要求你向家人保密,不会要求你汇报每天行踪,不会通过社交账号发送‘通缉令’‘逮捕令’,更不会要求你去查询来电号码的真实性。”
记者注意到,针对留学生群体的反诈宣传越来越精准,通过推动“以防为先”反诈宣传,仅2023年以来南京公安机关共计向境外留学生及家长发送提示短信16万条,揭露诈骗分子核心作案手法,还推出“十大高发类案”等专题素材库,编写《南京警方反诈宣传手册(2023高校版)》覆盖全市51家高校,2024年以来南京留学生电诈案环比下降达72.7%。
从江苏全省案发情况来看,目前留学生电诈案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占比较大,其次是日本、韩国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电诈诈骗窝点则大多藏身在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目前已蔓延至欧洲、中东国家如迪拜、阿联酋以及非洲国家,调查取证和落地抓捕都存在较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