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民警不到半天就帮我寻回了手机!”2023年2月18日下午,市民朱先生拨打110报警称其在地铁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台手机被盗。民警通过公共视频一路追踪,最后发现手机是朱先生自己遗失在了站台。当晚,民警就将手机找回归还,结束了这一桩“乌龙盗窃案”。
110警情中人员走失、遗失物品等求助类警情占比很大。”
陈亮介绍。群众之事无小事,对待每一起警情,上海公安110都全力以赴,以服务“温度”换取群众“满意度”。据统计,三十年来,上海公安110共接报求助类警情1100余万起。
因便民而生,因利民而强,因为民而变。三十年来,一项项务实举措的推出、一次次创新改革的实践,使得公安服务与救助更及时、更精准、更有力。
为了解决部分特殊人群(如聋哑人)的报警需求,也为了给身处险境不便进行电话报警的群众开辟一条求助通道,2006年上海110 在全国率先开通了短信报警服务;2009年,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统一使用“12110”短信号码。
当报警人处在没有道路门牌的复杂区域时,如何能在报警时快速说清所处位置?上海市公安局建设3万余个110报警定位标识,覆盖全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和所有轨道交通站点及大型绿地,只要报警人说出报警定位标识的编号,民警就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具体的方位。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在沪工作生活。2003年5月上海成立全国首批110外语接警民警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近60名外语接警民警承担着英、日、俄、德、法、朝鲜、阿拉伯、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语种的翻译任务。
而立之年,风华正茂。三十年来,上海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已然成为了一条家喻户晓的“生命线”、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神”,城市安全社会稳定的“守门员”。下一步,上海公安机关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加快110报警服务平台提档升级,持续探索上海公安现代化路径,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注入强劲力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