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坑了他50万
瑞东(男)并不是一个购物狂。这些年,他的消费都很克制,以至于各大购物平台中,瑞东常用的也只有京东和淘宝两家。但最近,他将淘宝App卸载了。
令他做出如此举动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对方在电话中,不仅准确说出瑞东在淘宝上,什么时候买的什么牌子的花露水,价格是多少,就连他的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都说得准确无误。
瑞东差点就相信了。因为,那个女人说的所有信息,与他的真实情况完全吻合。但好在,这个女人的骗术并不高明。她告诉瑞东,他已成为花露水的经销商,需要缴纳一定数目的保证金。
当瑞东斩钉截铁地说“自己并没有这样做”后,这个女人话锋一转,称是瑞东的亲戚用他的信息,帮他注册成为经销商的。在瑞东看来,亲戚会借用自己的信息?这根本不可能。眼看一计、二计都不成,该女子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起来。
意识到自己的隐私数据被泄露了,且很有可能跟购物平台有关后,瑞东卸掉了淘宝App。
思甜(女)就没那么好运了。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支付宝工作人员。该男子称,“现在国家在管控大学生的网贷政策,所以需要您更改花呗、借呗的学生身份信息,不然会影响征信”。令思甜卸下防备的,是对方准确说出了她的身份信息,支付宝绑定的几张银行卡的尾数,以及花呗的开通时间。
这些数据,即便是思甜自己都要翻查银行卡才能知道,所以她对该名“工作人员”的“支付宝学生账户清零”一说深信不疑。所谓把“支付宝学生账户”清零,是将“借呗”里的贷款额度借贷出去,转成现金。思甜并不知道的是,诈骗分子是以此为障眼法,为的是掌握电话一端的用户,到底能借贷多少钱。
对方说,让思甜将“借呗”的钱借出来,放到自己的银行卡,转到他提供的自称银保监会的人的账号里面。他说“借呗”清零了之后,自称银保监会的人,会马上就把钱返回我的支付宝“借呗”里面。
于是,令思甜至今都后悔的事发生了:在对方的指引下,她脑子像懵了一样,通过支付宝借呗,借了两笔钱共计两万八。秒到账的这笔钱,又被思甜用手机银行,转账到所谓“银保监会”的账户上。
此时,思甜仍没有意识到不对劲,直到对方对她说“你还有登记其他网贷平台(微信的微粒贷、京东的网贷平台)吗”时,思甜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思甜很确定,自己根本没有登记过其它网贷平台,甚至连京东账户都没有申请过。醒悟过来后,思甜一边与诈骗者斡旋,一边给银行打电话中断转账,但为时已晚。无奈之下,思甜选择了报警处理。
“警方说,这些人一般都是境外作案,很难被抓到。被骗的两万八,可是我加班熬夜,用肝脏、心血赚回来的钱啊!也不敢让爸妈知道,不想让他们操心。为什么骗子知道我这么多信息?”思甜伤心地追问道。
“吴添源,老同学找你有事。”正是看到这句话,吴添源才通过对方的微信好友请求。在吴添源的认知里,既然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且通过手机号添加的微信,对方必定是他的熟人。
随后,吴添源被“老同学”拉入一个群。在一顿“猛于虎”的洗脑中,他先是听所谓的“大师”讲课,再跟着“大师”炒股。但一夜暴富的神话并没有到来,吴添源的50万本金反而不翼而飞了。最终吴添源才搞明白:所谓的老同学,就是一个骗子;那个炒股App,根本就是假的。
追根溯源下,“正是一个真实的姓名,一个真实的手机号,一个说认识我的‘老同学’,把我坑进这个炒股骗局中。我的信息不知道哪个环节被泄露了。”吴添源向市界抱怨道。
光明和黑暗往往都是共生的。科技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危机。不知从何时起,数据泄露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