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免费法律咨询-全国统一网上报警中心-网络投资报警

【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给钱不要,要钱不给’,能做到就不会被骗”和剧本明确、目标明确的诈骗相比,当前,一些潜藏着巨大安全隐患的“观看返利”正在乡村蔓延。看一段视频,听一篇小说,浏览一个广告页面,获得几分钱的收益。有时候一天...

‘给钱不要,要钱不给’,能做到就不会被骗”

和剧本明确、目标明确的诈骗相比,当前,一些潜藏着巨大安全隐患的“观看返利”正在乡村蔓延。看一段视频,听一篇小说,浏览一个广告页面,获得几分钱的收益。有时候一天五六个小时刷下来,入账不过几元钱,但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却乐此不疲。

“刷这个的可太多了,老头老太太弄个二三百块钱的老年机,天天刷,一个月挣六七十块钱,不到半年手机钱就回本了。”李浩说,自己的家人中也有不少人每天都会刷上几个小时,“还有的就把手机放一边播,自己该干活干活,也不看,就放那。”

大把的时间扔进去,几分几分地攒起来,为何村民们会沉迷于此?

“待着干啥?”在韩家村,几乎每一个热衷“观看返利”的村民都会脱口而出这样的反问。

民警在大集摊位上张贴反诈宣传单

“平时没事不就是看看手机吗?还能有啥事?那我在哪看不都一样,有的能给几分就算几分呗,不就是多看个广告的事,闲着也是闲着。”韩家村村民李建明跟记者攀谈起来,“你别管它是一毛还是一分,是不是白给的?躺在炕上看个广告就给钱,还‘要啥自行车’(即还有什么不知足)?就算是一个礼拜就10块钱,是不是还能多买2斤水果呢?我要是不看,谁能白给我2斤水果?老农民的时间才没那么值钱呢。”“观看返利”的模式似乎是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渠道,可以将无处安放的空闲时间折现。虽然廉价,但有销路。“刷这个,不能犯法吧?”说着说着,李建明犯起了嘀咕。

类似的“观看返利”模式其实是一种常见的互联网引流方式,用户获取的返利多源自于平台的推广费用。但经过下载、注册、使用、提现等一系列环节,用户的个人信息就面临巨大的泄露风险。刘洋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平台,在App下载安装的过程中甚至会默认读取通讯录、通话记录。“上了岁数的农村老百姓哪会注意这个,再绑个银行卡,个人信息就很难不泄露。个人信息一泄露,寄到家门口的快递文件、指名道姓的逮捕令就全来了。”

办案多年,刘洋心里清楚,一旦遭遇诈骗,案件能够顺利侦破、资金可以全数追回的其实凤毛麟角,如何“止案于未发”,让老百姓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反诈意识才是关键。“对老百姓来说,就算是把骗子都抓齐了,钱要不回来也是白搭。更何况,骗子哪是能抓齐的。”刘洋说,他曾在抓捕过程中,眼见着嫌疑人的摩托车呼啸而过却未能将其在第一时间绳之以法。

“就那次他可是上大火了,一宿头发就白成这样了。”

“你少在这跟记者瞎白话,我本来就有点少白头。后来我是不是抓着他了?”

在刚刚结束的一次例行工作会议上,彰武县公安局局长程轶通报了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2024年1月1日到4月30日,彰武县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73.5%。其中,2月份发案9起,是近3年来首次单月发案数只有个位数。在刘洋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叠还在整理中的总结材料。材料上写着,县公安局不断探索,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农村大喇叭,识骗进万家”活动,打响反诈人民战争第一枪。

“这都是汇报工作用的。要说进村给老百姓讲,其实就八个字,‘给钱不要,要钱不给’,能做到就不会被骗。”


【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上一篇:网上公安局报警平台_公安人工客服110在线咨询中心
下一篇: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110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