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咨询了专业律师的意见。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李景阳律师向记者表示,从刑事法律角度讲,电信金融诈骗、盗窃案件中,电信运营商和银行本身与犯罪嫌疑人是不具有诈骗或者盗窃的主观故意与通谋的,也没有实际实施诈骗或盗窃的行为。因此,电信运营商及银行不构成电信金融性诈骗、盗窃犯罪,不需要为此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从民事法律角度讲,电信运营商及银行相对购买使用其服务的个人是具有极大优势地位的,必须保证提供的服务不存在缺陷漏洞及良好的安全保障及监管水平,而不能把这个责任交给处于弱势的个人。
针对唐小姐的案例,李景阳分析认为,从本案来看,电信运营商事实上为诈骗、盗窃提供了实施的媒介平台,并因它提供的诸如来电、短信号码显示及其他增值服务的缺陷,而导致犯罪嫌疑人能够通过伪造虚假信息等诱骗被害人。因此,电信运营商是具有重大过错的,被害人可以侵权为由要求其赔偿民事损失。
关于本案银行这方面,李景阳分析认为,因为犯罪嫌疑人不是通过银行自身系统或服务的漏洞缺陷,只是伪造了虚假的银行页面、链接等骗取或窃取了被害人的财产,因此,仅从民事法律角度看,银行不具有过错,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支招:如何甄别真假银行短信?
如何判断银行官方号码发送的短信是来自银行本身,还是来自伪基站冒充银行发送的呢?
对此,银行方面提醒,请勿随意点击短信链接,勿提供个人信息。一旦客户点击链接,手机很有可能会中一些病毒,其银行卡上资产存在着被诈骗分子侵吞的隐患。银行的手机银行一般不存在失效,需要重新认证的情况,银行卡也不可能作废。
对于防范措施,警方表示,不管收到什么短信,里面的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不管是银行客服还是运营商客服发来的短信,千万不要贸然点击里面的链接。正确做法是关闭短信,自己通过客服号码进行咨询,以确认短信的真实性。如果是诈骗短信,果断删除。
如果不幸中招,用户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首先致电银行客服或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立即挂失银行卡;同时修改银行卡查询密码、取款密码、一网通(如有)登录或支付密码。通过致电或到就近银行网点查询收款方的相关信息,如收款银行、户名、账号等。
到就近的派出所进行报警处理,并向警方提供相关的转账信息或收款行情况,以便警方进行调查和采取相关冻结手段。报警后等待警方调查取证结果,银行将积极配合警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