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见了,钱被骗了,微信被拉黑了,发现自己被诈骗,应该怎么办?遇到这种十万火急的事儿,首先肯定是要去报案。但是,该怎么报案,用什么方式报案,其实是一个“技术活”,也是有一定方法的。
我们都知道报案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可以直接到案发地派出所报案,二是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三是也可以通过信件、短信、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报案,报案的方式这么多,选择到合适的报案方式,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诈骗案件而言,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在充分准备好报案材料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找到有管辖权的单位,提供相关线索,及时立案,才能最大程度挽回损失。为了提高立案的可能性,本文将结合实务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诈骗报案的有关知识。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数额较大这三点对于构成诈骗犯罪缺一不可,由于诈骗案件与一般的民事纠纷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部分群众认为自己被骗了,但是在报案时会遇到一些立案难的问题。
关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在这里不细说,因为每个具体案件要具体分析,但是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是基本固定的。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是3000元,只要被骗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依法立案。
但是,各地区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作出了具体规定,在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上也有略微差别。例如,北京是5000元立案,上海是5000元,湖北是5000元,江苏是6000元,山东6000元。
另外,常见的其他几种诈骗案件立案金额标准,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集资诈骗10万元,贷款诈骗5万元,信用卡诈骗5000元,合同诈骗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