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居民李女士(化名)在微信群中刷到一条兼职刷单广告,对方称只需网购相应商品并寄至指定地点,签收后就可获得10%的利润。
想着赚点小钱补贴家用的李女士在对方“指导”下购买了某购物平台300余元的商品,并填写了对方提供的收货地址。几天后商品被签收,李女士向对方索要返款及佣金,对方却以订单被卡住为由,要求李女士再下单9部高端手机“解锁”。
在先后购买了9部手机、Q币等共计7.5万余元的商品后,李女士非但没有拿到佣金和本钱,还被对方“拉黑”。
民警根据平台购买收货信息切入调查,发现9部手机的收货地均在重庆市。青山警方连夜赶到重庆,走访送货快递员、收货地周边居民后发现,此犯罪团伙具有较强反侦察意识,每次取货地点都不会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而是公园、巷子,甚至公厕旁,犯罪嫌疑人则戴帽子、口罩,甚至不断换装。民警不断根据视频追踪,4天内往返重庆市多个收货地点调查、走访、蹲守,48小时内在重庆市巴南区抓获第一个嫌疑人黄某,96小时内其余团伙成员杜某、袁某、喻某全部落网,李女士被骗的7.5万余元被全部追回。经查,该团伙帮助境外诈骗集团收取、转卖30余部手机,通过USDT虚拟货币向境外转移诈骗资金20余万元,目前已追回9万元现金。
“这是全区发生的首起利用虚拟货币‘跑分’案件。”余淏介绍,这类案件侦破难点就是群众被骗子洗脑后报案迟缓,犯罪嫌疑人趁机打时间差,驾车跨省异地作案,作案后通过“跑分团伙”迅速将赃物转卖变现,再通过购买USDT虚拟货币并转账给境外诈骗集团实现“跑分”洗钱。
此案是武汉本地居民报警,案发在千里之外的重庆,侦查抓捕都在外地进行,如果信息研判不准确,出击不果断,战机稍纵即逝。
“对每一个电诈案的研判报告都要进行检查,破案后还要复盘,以便进行总结。”余淏说,像这样的研判报告他电脑里就有1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