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社会阅历不足,分辨能力不强,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诈猎物”。
5月23日,刚过完11岁生日的杭州女孩小然一早跟着家里人来到自家经营的水果店,家长都在忙着看店,小然一个人闲来无聊,就像往常一样借爷爷的手机来玩游戏,突然,她收到了陌生人发来的消息。
“在不?处闺蜜吗?”诚实的小然直接回复对方“我还未成年”。“那以后我们就是闺蜜了!”对方单方面宣布。这么热情主动的网友,小然也是头一次遇到,两个人就这样聊了起来。
“分享一件事给你,可以领30钻,你要不要?我教你。”“闺蜜”告诉小然,领了钻可以在游戏里买道具。她让小然加她QQ号,然后发了一张二维码图片给小然,让小然先保存图片到相册,再使用微信扫码领取。
小然用爸爸的微信进行了扫码,结果跳出的一则来自游戏公司的通知让她很害怕。通知称小然进行了违规领取,触犯了公司的合法权益,该账号已被官方锁定,让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解封处理,如30分钟内不进行解封操作,将处罚20万元人民币,家长不仅要封禁微信和银行账户,还要依法刑拘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