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栗先生接到自称是某培训机构“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称栗先生报名学习的股票投资培训课程,因不符合国家规定,现可以申请全额退款。
栗先生想起自己确实在去年报名学习了该课程,于是在“客服”的引导下添加了对方的QQ,并按照对方发来的退费流程下载了“XX合办”APP。
栗先生注册登录该APP后,一位自称是“退费专员”的账号添加了栗先生,并称现在已将部分退费资金已转入栗先生的平台账户,需要栗先生绑卡领取,剩余的钱款则需要栗先生在APP上以购买“基金”的方式退还。栗先生按照对方引导操作,没过多久,栗先生的银行账户上果然多出了几百元,于是他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在该APP上多次购买“基金”,总金额为三十万元。直到要提现时,对方称栗先生操作错误,不停催促栗先生要继续汇款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栗先生意识到被骗,遂向城区公安报案。
接案后,刑侦大队民警迅速出击,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通过调取受害人银行流水及对资金流向进行分析研判,锁定了嫌疑人身份。发现该账户为本人持有并使用,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近日,刑侦大队办案民警赴江苏省常州市、云南省昆明市,先后将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7岁,江苏淮安市人)、李某(男,27岁,云南昆明市人)抓获归案。
经查,今年4月以来。二人明知上线系电诈集团洗钱团伙,仍提供自己身份信息、银行卡帮助上线进行洗钱活动。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城区分局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套路解析
1筛选人群:
骗子通过地下黑灰产业链非法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后,通过邮寄退费通知书或者拨打电话的方式,谎称办理退还学费,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或加入QQ群。骗子还会伪装成退费专员,贴出伪造的课程缴费记录骗取受害人信任。
2下载平台:
在取得初步信任后,骗子又会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等理由,引导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从而获取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利益诱导:
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通常会在前期小有“付出”。在微收益的驱动下,受害人会不断加大投入资金。此时,骗子不再返还,而是以操作完一次性返还、操作错误、账户冻结、交解冻金等理由不断诱导受害人转账,直至掏空受骗者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