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办?
第一反应肯定是搜集证据去报警,不过能够追回来的几率并不大。很多网络诈骗都是在法域外操作(特别是台湾、东南亚国家),跨法域执法面临很多司法困境,同时网络诈骗实施者大多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电话大多是虚拟号码。即使警察通过不懈努力抓到了诈骗分子,也很有可能钱财都被挥霍掉而无法追回。
但金钱损失之外,网络诈骗的被害人往往会陷入自责、内疚、后悔的情绪漩涡,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可能因此而抑郁,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正因为如此,正视被网络诈骗这件事、接纳自己的过失可能是受害者最需要做的心理调节。
要认识到,网络诈骗发展到今天,诈骗招式都是成熟的、深谙人性弱点的套路。所有的诈骗行为都是深谙心理学的“大师们”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多次实验的结晶。大数据精准识别目标对象、以个人敏感信息作为切入、结合目标的数据画像、辅之以极具针对性的话术,试问有几个人能够对抗这种有组织的、经过反复试验的套路招数?受害人不是被网络、电话那头的人诈骗,而是被无数的心理学“大师”、一个严密的组织体所诈骗,受害人所对抗是是一个群体在大数据、个人信息加持之下的心理战术。
很多遭受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事前、事后都能够正确认识、正确处理所谓的套路,但是设定情境本身就是网络诈骗的重要策略,在特定情境中,基于某些人性固有的弱点受害人来不及反应也属正常。
还有的受害人认为,为什么别人都没有受骗,只有我受骗?这其实是概率问题,在样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套路所覆盖的受众是广泛的,被套路的受害人不计其数,并不是只有个别的人遭受诈骗。当然,警惕性高、防骗意识到位、甚至没钱都可能成为幸免遇难的理由,这也正说明反诈宣传的重要性。